查看原文
其他

信创产业迅速崛起,国产替代驶入快车道

云上山西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022-07-03

导读:截至六月中旬,中国电信、中移动等运营商、公安部等政府机关及国有大行的信息化设备招标逐步落地,国产占比达到20%左右。“党政军+八大行业”浩浩荡荡的国产替代化意味着信创产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崛起大幕已然拉开,国内核心厂商将充分受益。在当前市场低迷的大行情下,信创产业的崛起将为投资机构带来不可多得的市场机会。


正文共4450字,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1
信创产业是什么




信创产业,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它包含了从IT底层的基础软硬件到上层应用软件的全产业链的安全、可控。涵盖领域可分为以下4部分:



图:信创产业的四大领域


信创产业的发展源于历史遗留问题,早期中国IT产业的底层标准、架构、产品、生态大多数都是参照美国制定,存在诸多风险和安全隐患,自2006年起,国家开始从政策上发力,大力扶持信创产业的发展,在经历过:预研阶段(2006-2013年),可用阶段(2014-2016年),好用阶段(2017-2019年),推广阶段(2020年开始),信创产业将在2020-2022年三年内迎来黄金发展期,产业链上从底层到应用层都将全面收益。



2
信创产业崛起背景



信创产业的崛起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是国家信息安全的屏障,重塑中国IT产业基础的中流砥柱,更是经济转型和发展的核心力量。


  • 中美科技脱钩催化

自从2018年美国制裁中兴通讯以及将华为及其子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名单以后,中美关系持续恶化,科技制裁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把利器,这对于上游核心技术严重依赖美国的中国无疑是严峻的考验。为了应对中美科技脱钩的困境,中国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战略,力图抢占数字经济产业链的制高点。


  • 新基建号召

“新基建”的核心是信息技术创新,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次: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新基建号召下,作为基石的信创产业必将蓬勃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强大助力。


  • 国产替代加速

党政军信息系统是实施国产替代的起点,更是重要基点。自2016年提出安全可控体系以来,国家大力推进从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3个层级的国外产品替代。目前,各级党机关、政府部门、军队领域已经加大对国产设备及软硬件的采购力度,2019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文件明确提出国产全面替代三年内完成,信创产业软硬件提供商有望受益。


从党政军始,信息系统的国产替代也将由一到多,由点及面,逐步扩大替代范围,继而实现八大行业(金融、石油、电力、电信、交通、航空航天、医院、教育)等涉及国计民生重点行业的自主可控,最终实现市场信息系统的全面国产化。近期,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等企业招标订单在逐步落地,国产服务器占比现已达到20%左右,在运营商集采的示范效应下,国产替代在重点行业的落地步伐将进一步加速。


由于信创产业链涉及公司众多,安全可靠技术和产业联盟(以下简称“安可联盟”)集结了具备代表性自主可控技术及知识产权的信创企业,集中展示成果。进入安可联盟的企业意味着进入国家安全自主可控体系,将在人才、信息、资源等方面获得大力支持,成为国产化替代中率先受益的企业,会员名单如下所表示:


表:安全可靠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


3
信创产业核心领域



信创产业涉及芯片、网络设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系统集成、应用软件等多个行业,从自主可控大行业的产业规模来看,18年自主可控产业规模接近1万亿,同比增速3.19%,过去5年复合增速为2.92%。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到 2025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1.33 万亿元。下文将列举部分国产化率较低的细分领域,也是未来重点发展的核心行业。


  • CPU芯片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计算机的运算(Core)和控制核心(Control Unit),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


CPU依靠指令来计算和控制系统,每款CPU在设计时就规定了一系列与其硬件电路相配合的指令系统,从大类划分上可分为以X86系列为代表的复杂指令集(CISC)和以ARM为代表的精简指令集(RISC)两种,由于指令集是一套软硬件之间的语言规范,国际上曾有多种指令集,但在市场优胜劣汰下,只有Intel的X86和英国Acorn的ARM突出重围,在通用领域中得到广泛使用。

图:两大指令集阵营


对于CPU芯片公司,除了产品技术,生态系统的打造至关重要,但生态系统并不同于产品技术,它需要不同厂商共同参与,并经过长期发展才能逐渐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圈。


国产CPU起步较晚,主流的芯片产品包括海光(X86指令集)、兆芯(X86指令集)、鲲鹏(ARM指令集)、飞腾(ARM指令集)、龙芯(MIPS指令集)和申威(ALPHA指令集)等。由于MIPS和ALPHA架构生态不完善,生态完善的X86和具备潜力的ARM架构产品如海光、兆芯、鲲鹏、飞腾更具市场竞争优势。但无疑,龙芯和申威摆脱了ARM和X86的控制,在本弱势的MIPS和ALPHA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指令集,且在国内软硬件厂商支持下,成功构筑了基本满足办公和日常使用的生态,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


市场规模:2020年桌面CPU潜在市场空间为600亿元,服务器CPU潜在空间约240亿元,共计为840亿元。


*市场规模测算

PC(年出货量×平均单价) 6000万台×0.1万=600亿元

服务器(年出货量×平均单价) 300万台×0.8万台=240亿元

注:PC出货量:服务器出货量=20:1


  •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IT生态中最基础的软件,它向下衔接底层硬件资源,向上为各类应用软件及服务提供支持,实现整个软件运行的管理与资源调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可以这么说,谁掌握了操作系统的话语权,谁就掌握了整个IT产业的话语权。


CPU 和操作系统是整个信创产业的根基,在PC 时代,Windows 操作系统+Intel CPU 组合而成的 Wintel 联盟居于垄断地位,也成就了微软在互联网时代的霸主地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安卓/iOS 操作系统+ARM快速崛起,同时谷歌和苹果也随之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霸主。


按照应用领域分类,Linux 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三类: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目前主流操作系统主要有PC端的Windows、 Linux、 OSX等;服务器操作系统Unix/Linux, Windows Server,OS X;嵌入式操作系统μClinux、μC/OS-II、eCos、FreeRTOS 等;PDA 手持终端操作系统 Palm OS、Pocket PC 等。


目前国产操作系统均是基于Linux内核进行的二次开发。国内操作系统厂商主要有麒麟 OS(中标麒麟、银河麒麟)、深度科技、普华软件、中兴新支点、凝思、中科方德等公司。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是麒麟操作系统,统信软件公司研发的以深度操作系统为基础的UOS也在快速崛起。


市场规模:2020年信创PC操作系统市场规模约300亿元,服务器操作系统市场规模约210亿元,共计510亿元。


*市场规模测算

PC(年出货量×平均单价)6000万台×0.05万元=300亿元

服务器(年出货量×平均单价)300万台×0.7万元=210亿元

注:PC出货量:服务器出货量=20:1


  • 数据库

数据库是一个按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和操作系统、中间件并列为三大基础软件,是企业IT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核心技术,银行、电信、制造、互联网等所有行业都依赖于数据库技术。


由于数据库竞争门槛高、技术含量高、产品打造难度高,Oracle、IBM和微软三家厂商占据全球市场份额近60%,国内数据库市场亦被国外厂商垄断,总共占据我国数据库市场份额超过80%。


国内最大的数据库厂商包括南大通用、武汉达梦、人大金仓和神州通用,其订单主要来源于政府采购。当下,由于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传统数据库因其昂贵、高运维难度、以及低扩展性和可用性受到挑战,云计算对数据库的新需求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竞争边界,打破了过去以Oracle为代表的巨头垄断格局,技术革新给了国内数据库厂商弯道超车的机会。


市场规模: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年中国数据库软件市场规模为149.96亿元,未来市场规模将会持续扩大,2020年有望突破200亿。


  • 中间件

中间件位于底层平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是一种跨平台的基础软件。目前,中间件主要用于解决分布式环境下数据传输、数据访问、应用调度、系统构建和系统集成、流程管理等问题,是分布式环境下支撑应用开发、运行和集成的平台。


图:中间件的结构与原理


中间件行业是技术壁垒非常高的行业,因此从市场份额来看,我国中间件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外企业软件工业借助起步早、技术领先以及丰富的市场开发经验占据我国大片市场,其中,IBM和Oracle位居一二,两者在国内市场份额占比合计超过半数,且市场主要集中在政务、电信、金融等重要领域,不利于国家信息安全。


第二梯队包括五大国产厂商。包括东方通、普元信息、宝兰德、中创中间件、金蝶天燕这5家,市场份额合计15%。随着中间件新技术新规范的引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会议时也强调了要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中间件行业有望迎来重新布局,国产中间件厂商将得到加速发展。


市场规模:根据计世资讯统计,2018年国内中间件市场规模65亿元,按10%的复合增长,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为79亿元。



4
结论与展望


尽管我国信创产业面临起步晚,基础薄弱,外资垄断等种种难题,在中美贸易战的时代背景下,有了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党政军+“八大”重点行业的采购订单,内资企业将享受到业务层面的实际支持,有望凭借政策红利和科技创新的机遇,实现加速发展。


从产业内部来看,更多的国产芯片、操作系统不断走向应用,应用的领域也将逐渐由党政军延伸至更多核心行业,自主可控产业链中各个领域都将迎来国产产品的规模化商用,外资龙头的市场份额将逐步被蚕食,信创产业景气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信创产业的蓬勃发展符合当下科技强国的主旋律,同时,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良机。随着信创产业链不断完善,越来越多内资企业进入相关领域,国产替代浪潮下的信创产业必将涌现出更多优质投资标的,随着行业发展逐步壮大,国产厂商有望成为细分领域举足轻重的龙头企业。未来我们将看好行业内具有明显领先优势的、具有核心优势技术壁垒的公司,期待信息全产业链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那一天的真正到来。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新基建资讯,请关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的推送时间是18:00或24:00,一定不要忘了给“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设星标哦!获取投稿入群方式, 请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投稿”或“入群”获取!


 相关阅读


“信创”:研究框架 200页(附:PPT下载方式)

中国新基建459家细分领域龙头名单

最全政策汇总 |全国政务信息化相关政策清单一览(2015年至今)

最全盘点 | 全国25省市“新基建”政策方案汇总!

中国“新基建”发展研究报告(附下载链接)

新基建起舞 | 2020年中国新基建产业报告(附下载链接)

赛迪发布《加快“新基建” 打造城市竞争力新底座》白皮书(附下载)

5G和AI双引擎 | 中国10万亿元投资新基建!(附报告下载链接)

重大部署!这一轮“新基建”,和2008年四万亿有何不同?

《重庆市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发布

国税总局公布8月采购意向 IT服务项目总标的过亿

国家电网发布“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投资近250亿

自主创新生态共建 新基建赋能信创发展

北京新基建行动方案中的30大要点

百度发力新基建:2030年百度智能云服务器数量超500万台

百度新基建:中国智能经济发展白皮书(附下载链接)

我国产业政策实践及“十四五”产业政策预研白皮书(附下载链接)

新基建PPP项目具体涉及哪些行业领域?

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电子政务外网管理办法》(附图解)

一图看懂:什么是云计算“新基建”

任泽平 | 全面分析中国“新基建”PPT完整版!

云计算有望成板块核心亮点 | 金融科技政策暖风频吹

杜家毫主持召开湖南省信息化创新工程联席会

自主创新生态共建 新基建赋能信创发展

一图看懂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


免责声明:

      本文系由本公众号编辑转载并已标注来源,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随时与本公众号联络,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